6月30日至7月2日,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托,学校举办2025年北京高校新上岗辅导员培训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宇蕾、学校党委副书记张雁云出席开班式,来自北京各相关高校的80余名新上岗辅导员参加了培训。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宇蕾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她指出,市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本次培训班的举办,既是赓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她表示,高校辅导员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骨干力量,更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尖兵队伍,结合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实际,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提出四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信仰之基。持续锤炼忠诚品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是要奋发有为能担当,勇挑时代重担。站位国之所需、立足服务大局、聚焦学生所盼,在服务国家和学生中展现责任担当。三是要深耕细作善育人,把准学生成长之要。坚持因材施教、守正创新、知行合一,把握青年学生的新特点新需求,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报国、挺膺担当。四是要真诚奉献有情怀,永葆育人初心。常怀仁爱之心、保持持久热情,提升精神境界,努力成为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育人标杆。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雁云代表学校向参训学员致以热烈欢迎,并对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与支持表达诚挚谢意。他指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筑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关键保障。他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高校辅导员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参训学员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做学生品格锤炼的引路人。二是要提升专业素养,不断拓宽知识边界,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努力成为学生创新的向导员。三是要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实际需求,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用盐溶于水式的关心关注关爱,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人。四是要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当好学生奉献祖国的领航员,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训班特别邀请到“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作题为“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工作的开展”的主题报告。他结合自身四十余载的育人经历和师者的仁心大爱,从文化定位、政治引领、人民满意和学生成长多维视角深刻阐释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时代使命。他鼓励全体辅导员要关爱学生,持续在加强学习、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以情感人、强身健体等方面提升自我,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培训期间,北京交通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田宝伟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舆情实验室申金霞副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辅导员艾克热木·艾尔肯,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中心张继明,党委学生工作部思政处副处长任雅才,校团委书记倪佳琪,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高超,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芳南分别围绕辅导员谈心谈话技巧、网络舆情应对、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学生党建团学工作、科研能力提升以及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作专题讲座。
本次培训班精心设置分组研讨环节。各组围绕“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展开深入交流,凝聚育人共识。学员代表北京大学刘涵,北京师范大学陈瑜、苏文丽,中国人民大学任安兴,北京外国语大学刘亦兆,国际关系学院赵辰枫等新上岗辅导员分享成长体会和学习思考。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努力提高政治站位,严格遵守职业要求与行为规范,持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秉持高度的责任意识,以真心、真情、真爱投入到辅导员工作中,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
作为北京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学校按照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总体要求,面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相关高校定期举办新上岗辅导员培训班,切实发挥筑基赋能的关键作用,为辅导员队伍持续提供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助力新上岗辅导员精准把握育人方向、系统提升业务能力,提升自身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水平,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委学生工作部